实验室主任史培军教授首先做《五年工作总结报告》,报告从研究水平与贡献、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开放交流与运行管理,以及展望等四个方面对实验室2010-2014年的工作进行了系统总结,并就未来发展进行了初步规划。学术委员会就此报告进行深入研讨,在充分肯定实验室近五年取得的显著成绩的同时,也对报告提出了建设性的修改意见。
|
史培军教授作报告 |
学术委员会讨论现场 |
随后由实验室四个研究方向的科研骨干分别汇报初步凝练的标志性成果,包括刘宝元教授的“全国定量土壤侵蚀图编制”、陈晋教授的“多尺度地表覆盖动态监测研究”、何春阳教授的“多尺度城市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李小雁教授的“内蒙古草原生态水文过程与生态系统服务研究”、董文杰教授的“气候变化归因和影响”、袁文平教授的“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模型方法与模拟研究”以及汪明教授的“综合自然灾害风险评估模型与防御模式”。学术委员会及相关与会人员认真聆听了报告,并提出了相关意见。
学术委员会在审议报告后一致肯定了实验室近五年所取得的显著进展,对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建议,并特别围绕实验室2015年迎评工作,从如何明晰实验室定位,如何凝练标志性成果及如何突出人才培养亮点等提出了更加全面、具体的指导性意见。实验室主任史培军教授代表实验室感谢与会专家的鼓励,并表示实验室将根据各位专家建议,进一步做好迎评材料的准备和未来发展规划。
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