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实验室师生参加第九届国际风沙科学大会
发布时间:2016-07-22     浏览次数:

201672日~9日,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风沙物理与工程研究团队邹学勇、伍永秋、严平、刘连友、张春来、亢力强等六位老师和刘伟、刘小槺、董苗、吴伟等八名博士生和沈亚萍、雷洁、温海明等五名硕士,以及以及资源学院的哈斯教授、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的吴晓旭副教授赴澳大利亚米尔迪拉(AustraliaMildura)参加了2016年第九届国际风沙科学大会(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eolian Research, ICAR)。

    
哈斯教授作报告 研究生展板

国际风沙科学大会ICAR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eolian Research)是全球沙漠/风沙科学领域合作交流的一个重要平台,前八届分别在丹麦Aarhus1985)、丹麦Sandjberg1990)、美国Zyzxx1994)、英国Oxford1998)、美国Lubbock2002)、加拿大Guelph2006)、阿根廷Santa Rosa2010)和中国兰州(2014)举办。本届会议由国际风沙科学学会(ISAR)主办,澳大利亚国立大学(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澳大利亚环境文化遗产办公室(Office of Environment Heritage)、悉尼大学(University of Sydney)等联合承办。大会组委会主席由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技术组织水土研究所(CSIRO Land and WaterAdrian Chappell担任。来自澳大利亚、中国、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以色列、俄罗斯等20多个国家的一百多名代表出席了本次大会。本届大会由口头报告、展板及会间考察组成,大会安排63个口头报告、71个展板。设以下7个议题:1. 风沙运动机理;2. 遥感技术;3. 人类活动与风成过程的相互作用;4. 沙尘释放与沉积、黄土;5. 风沙传输模拟;6. 古风沙系统;7. 风沙地貌及海岸沙丘。与会者对各个口头报告和展板讨论热烈。大会期间,与会代表前往米尔迪拉北部的Perry 红色沙丘等地进行科考活动。此次会议汇集了来自全球各地不同学科、不同研究领域学者,真正实现了多学科的深度交流,会议报告内容丰富、涉及的主题广泛,特别围绕气候变化背景下的风沙环境与灾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讨论,圆满达到了会议预期的目标。

    
吴晓旭老师作报告 科考活动

哈斯老师、吴晓旭老师和钱瑶分别作了Dune migration and morphological changes during the incipient phase of stabiliz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in the northern Ordos Plateau China, Determination of Optimal Structural Parameters for Wind Barriers Using Numerical Simulation, Simulation test on mechanisms of freezing-thawing induced wind erosion in Qinghai-Tibet Plateau China三个口头报告,其他老师和学生都提交了相应的展板。师生们与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广泛的交流,拓展了学生们的国际视野,提升了实验室和我校在风沙研究领域的影响力。

   
大会合影

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