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10日,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北京师范大学京师大厦二楼多功能厅B召开了2016年度学术委员会会议。学术委员会主任安芷生院士,委员周卫健院士、傅伯杰院士、崔鹏院士、史培军教授、宋长青研究员、效存德教授、张大勇教授、刘宝元教授、董文杰教授、江源教授,及北京师范大学科技处处长娄安如教授、戴杰副处长,以及实验室成员近100人参加会议。
![]() |
| 学术委员会委员合影 |
会议第一单元介绍来宾,由实验室主任效存德教授主持。学校科技处处长娄安如教授及地理科学学部部长傅伯杰院士讲话。他们表示过去十年实验室在学委会主任安芷生院士以及前任实验室主任史培军教授的领导下,顺利通过了两次评估,取得了良好成绩。目前,实验室纳入地理科学学部管理,希望实验室在学校和学部的支持下,在学委会主任安芷生院士及各位委员的指导下,以及实验室新任主任效存德教授的领导下,取得更好的成绩,为国家作出更大的贡献。另外,新一届学术委员会聘请史培军教授为学委会副主任,增聘江源教授和效存德教授为学委会委员,并由娄安如处长代表学校为新增副主任及委员颁发聘书。
会议第二单元进行实验室工作汇报,由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安芷生院士主持。首先,由实验室主任效存德教授作《实验室2016年度工作报告》,报告从人才队伍、科研项目、科研成果与社会贡献、国际交流、大型仪器设备运行以及总结等六个方面对实验室2016年的工作进行了汇报,并针对上一届学术委员会会议提出的问题和建议,提出了团队调整方案的建议,强调实验室需要在研究上要找到主线、突出特色,在人才队伍上做好规划,并积极争取学校和学部作为依托单位的有力支持,同时实验室要努力从创新研究的角度为地理学“一流学科”建设服务。接下来,由实验室四大研究方向科研骨干作研究进展报告,分别是地表过程方向张春来教授汇报“土壤风蚀、风沙地貌与环境研究进展”报告、地表系统模型与模拟方向龚道溢教授汇报“气候变化亚太区域响应的过程及模拟”报告、资源生态方向何春阳教授汇报“中国城市土地利用/覆盖变化过程、影响和可持续性研究”报告以及区域可持续发展模式方向杨赛霓教授汇报“气候变化下的交通系统风险研究”报告。
![]() |
![]() |
| 实验室主任效存德教授做年度工作报告 | 傅伯杰院士讲话 |
![]() |
![]() |
| 学术委员会主任安芷生院士点评 | 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史培军教授发言 |
会议第三单元进行学术委员会意见讨论,由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史培军教授主持。各位学术委员会委员认真审议了报告,并进行了深入研讨,一致肯定了实验室过去十年所取得的显著成绩,并对作出贡献的前任实验室主任史培军教授以及相关人员的努力表示感谢和肯定,期待实验室未来继续凝聚力量,创造新的辉煌。同时,特别围绕实验室未来发展,学术委员会从研究方向、研究内容和成果、人才队伍建设、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意见。
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